水泥行业油液检测
一、粘度
基本概念: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,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抵抗流动的能力。
检测方法:用毛细管粘度计来测定油品的运动粘度.GB/T 265、ASTM D445。
检测目的:油品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,油品选择的主要依据,油品劣化的重要报警指标,可判断用油的正确性。同时,粘度直接决定了油膜厚度及润滑状态,粘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润滑失效。
二、水分
基本概念:是指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(游离水、乳化水、溶解水) 。
检测方法: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; ASTM D7889 。
检测目的:水分破坏油膜,降低润滑性,加剧摩擦副部件的磨损,能够与油品起反应,形成酸、胶质和油泥水能析出油中的添加剂,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,低温时使油品流动性变差,腐蚀、锈蚀设备的金属材料 。
三、总酸值
基本概念:中和1g试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碱量,并换算为等当量的酸量,以mgKOH/g表示。
检测方法: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; ASTM D7889。
检测目的: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; 成品油中酸性添加剂的量度; 油品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判别指标。
四、总碱值
基本概念:中和1g试样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高氯酸的量,以当量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,称为润滑油或添加剂的总碱值。
检测方法: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; ASTM D7889。
检测目的:判断机油中碱性添加剂的量度; 机油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判别指标。
五、污染度分析
基本概念:检测油中污染杂质颗粒的尺寸、数量及分布。
检测方法:磨粒直接成像法,ASTM D7596、 NAS 1638、ISO 4406。
检测目的:能定量检测润滑油中的污染颗粒的数量和污染等级;对于齿轮系统而言,固体颗粒污染将加剧齿轮齿面以及内部轴承的磨损。
六、光谱元素分析
基本概念: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金属、污染元素以及添加剂元素的含量。
检测方法:ASTM D6595发射光谱法(颗粒尺寸<10um) 。
检测目的:
磨损金属 --- 根据磨损金属的成分和含量趋势,判断设备有关部件的磨损情况;
污染元素 --- 判断油品污染程度和原因;
添加剂元素 --- 判断设备在用油添加剂损耗度。
七、铁谱磨损分析
基本概念: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颗粒的形状、成分、大小和数量。
检测方法:磁场沉积、显微镜分析判断ASTM D769。或者自动成像,智能分析法(ASTM D7596)。
检测目的:对磨损颗粒形状的分析, 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类型; 对磨损颗粒大小和数的分析,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程度; 对磨损颗粒成分的分析, 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部位。